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cn

外媒:中國央行註入過多流動性可能是錯覺



過去一年,中國央行[微博]頻頻傳出通過各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消息,規模動輒數千億元。再加上連續多日為維穩人民幣匯率而打出諸多“子彈”,一時間,市場出現瞭“中國央行可能向市場註入過多流動性”的擔憂。

然而,無論是觀察眼下還是回首過去一年,中國央行都沒有向市場註入過多的流動性。

先來看8月,中國央行向市場提供的流動性僅足夠填補為幹預匯市而留下的資金“窟窿”。據彭博社統計,中國央行8月利用短期和中期借貸工具向國內銀行體系凈註入6600億元(1030億美元)。而當月,中國為支撐人民幣匯率創紀錄地消耗瞭939億美元外匯儲備。

央行在解釋為何8月再度降準時也明確表示,該措施“需要彌補應對外匯波動所產生的流動性缺口。”

本周,中國央行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需要已經有所減少,因為其在8月25日推出的降準措施在9月6日以來已經內湖房屋汽車貸款顯現出效果。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七天回購利率周三早間一度跌至2.36%。而本季度均值為2.47%。隔夜利率則跌至1.86%。

而如果將時間軸拉長,就會發現一有人從代辦公司申請貸款成功嗎?個很有意思的事實:作為QE最直接的後果體現,盡管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在過去十年的大多數時間裡的確穩步擴張,但在過去一年,它卻趨向平緩瞭。

這種趨勢很清晰地從下面這張《經濟學人》制作的圖表上體現出來(下圖藍色線條)。截止今年6月底,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表1


《經濟學人》認為,從純粹的數量角度來說,中國央行實際上是在實施“緊縮”貨幣政策,而不是貨幣寬松。並且,這種趨勢已經持續瞭數年之久。

為何這麼說?

觀察上圖中的褐色線條,它代表央行總資產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占比,其所體現出來的“緊縮”趨勢更加明顯——中國央行的資產規模占比基本上從2010年開始持續下降。那時,中國政府開始擔心2008年底祭出的四萬億刺激政策帶來的後遺癥問題。

不過,《經濟學人》還強調,將中國整體的貨幣政策用“收緊”來定性也是不準確的。從其他角度來說,中國央行正在放松貨幣政策,比如該行已數次降準、降息。在這方面,可以說,中國央行的“量化緊縮”實際上更像是一種逆風幹預。因為中國央行深知,貨幣增長有自身的發展動能。

按照經濟學理論,基礎貨幣需要與經濟增速總體保持一致,否則,它最終將制約經濟增長。

這就讓中國央行陷入尷尬處境:一方面,中國正試圖讓市場在經濟中發揮更多的力量。另一方面,該行又致力於動用多種措施來遏制金融市場動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進入匯市幹預人民幣需要耗用銀行體系的資金,其風險也推升瞭融資成本,這不利於中國達到7%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

招商銀行分析師Wan Zhao對彭博社表示,“投放流動性旨在彌補幹預人民幣(造成的資金缺口)。隻要央行認為貨幣市場利率處於合適的水平,它就會克制向市場投放過多的資金,因為那將進一步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50910/15122321156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tlerpet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